四川新闻网消息(记者 余开洋 摄影报道))初秋,田地里的稻子金黄金黄的,不久便是收货的时节。 “由于我们种植的是晚熟梨,还有两个月这些果子就成熟了。”9月3日,家住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两河村65岁的王克元,望着即将成熟的金果梨,笑得合不拢嘴。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,也是引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。 据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党委书记任超介绍,近年来,通川区梓桐镇两河村坚持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,成立两河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,积极引进农业产业业主,大力发展“优质柑桔种植项目”和“金果梨种植项目”,在促进集体经济由“空壳”向“厚实”发展同时,带动解决村劳动力就业。 担任果园管理员的王克元给记者算了一笔帐。“我现在在果园务工一个月有2000、3000元的工资,土地流转收入一年有1300余元,加上土地分红400多元;我养了三头猪,其中一头母猪下了10多个猪崽,大概能卖到6000多元……一年大概就是3、4万的收入。”王克元掰着手指,一项一项给记者算着自己的收入。“收入比以前高的多,还能照顾家里,这都是政策好。”王克元说。 为何当初选择金果梨种植?任超介绍说,金果梨一般在栽种三年后进入丰产期,五年可进入盛果期。金果梨还具有保质期长的特点,产量高且经济效益高。 “我们采取‘大树+中树+苗圃’的模式发展,从今年一月份开始种植,‘大树’挂果可以观赏品尝,‘中树’明年即可挂果,现在也已有不少人来购买树苗。”两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荣晟介绍,现在村里已发展了180余亩金果,到11月成熟期,若收入可观可在全村推行全域发展金果。 目前,两河村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已带动全村一百余人就业;同时,金果酒、金果醋、金果膏等附属产品也在积极研发中。
|